每天選衣服時很困擾嗎?用3種生活角色分類衣櫃,5分鐘決定穿搭!


快速決定每天的好穿搭,是有方法的。即使現有的衣服都不更動,做一件事就能提升穿搭效率。

請依照3種生活角色,分類你的衣櫃收納吧!


很多學生來上穿搭課的原因之一都是「每天早上站在衣櫥前,不知道該穿什麼!」

「你的衣櫥有分類嗎?」通常我會接著問。

「有啊,就上衣、褲子、外套……」

「很好,那有進一步『依照不同角色需求』分類嗎?」

「蛤?」學生瞪大眼睛看著我,什麼角色?我又不是演員啊?

 

依照需求做衣櫥分類,一次只需要看一部分的衣服

 

以上衣來說,我的分類有教學用、妝髮造型工作用、假日休閒,三類有明確的區分條件。
 

教學用/講師角色

有設計感、比較正式一點的上衣。著重在要有個人品牌形象,一看就是小荳老師的樣子。

教學時通常有冷氣,雪紡、絲質等材質會出現在這一類。

 

妝髮造型工作用/造型師角色
方便活動、帶點時尚感。以前常出外景時,還會有特別幾件是超薄棉質、吸汗透氣的。

造型工作算是體力活,衣服材質一定都是穿起來舒適、有彈性。
 

假日休閒/林小荳角色

一些登不上工作場面,可能太可愛、顏色太搶眼,或者太裸露(整個大挖背),

總之是我自己喜歡,不用考慮到工作形象或便利性的衣服。


3種不同角色的服裝
 

因為有分類,採買更俐落

 

有時候會看到很喜歡的花色「上面寫著我的名字啊!」,但可能她的材質不透氣,不能作為妝髮造型工作用;而款式又不夠有架勢,不足以能上台教學。剩下假日休閒工作這類,又覺得整體感不夠輕鬆,簡單說就是「雖然很喜歡,但實在不符合日常需求。」

透過分類思考,就能輕鬆把它放回衣架。

 

許多人常常會有「總有一個場合會穿到」的想法,但結果就是那件衣服可能也就只穿那麼一次。

如果你的衣櫥有實際的分類,每當採購時想一下「這件衣服該收到哪一格?」,那麼你會發現,收不進去的就是你不需要的。

 

從生活中的3個角色開始

 

其實我的衣櫥當然不只是這3類而已,例如還有一類是運動衣褲,

運動類我會直接把上衣、褲子都放在一起。因為運動的時候就是那幾件衣褲替換,抓兩件出門就可以,完全不用思考。

而每一類也都還可以細分,例如教學工作上衣,其實還有分企業內訓、校園、在工作室教學……的不同。在工作室教學,我不需要穿到像去企業那麼正式,但本質是相同的,都是代表小荳老師形象的服裝。


不過先從3大類區分,會比較容易開始。

大部分的學生會從工作、假日休閒、特別喜好,這3類開始。

有些同學會問說「但其實我上班服裝沒有什麼特別要求,跟我假日穿得差不多,也要區分開來嗎?」

 

工作、休閒服裝區分開來,除了不需要每天對著衣櫥皺眉頭不知道該穿什麼,更重要的是,

能讓你的生活角色、身體感官,都有明確的開關。

 

「媽媽,這是你工作的鞋子!」那天我2歲半的兒子,指著我的一雙鞋這麼說著。

我從來都沒有跟他說過「工作的鞋子」這幾個字、他當然也不知道媽媽有做這樣的分類,但是光憑他2歲半的觀察,就知道媽媽穿這雙鞋的時候,就是去工作。(是的,我的鞋子也有分類)

 

雖然一件漂亮、適合自己的衣服,好像應該穿去哪裡都可以。

但是當你有了角色的區分,買衣服的時候就不只是漂亮適合而已,更容易加入形象的考量。

百搭的衣服絕對離形象風格比較遙遠,如果你常常覺得自己的穿搭沒有形象風格,

那麼或許該從找出3個生活角色、衣櫥分類開始做起喔~